热线电话:400-882-3320




方案简介
在追求快速交付、高可用性和卓越用户体验的现代 DevOps 实践中,可观测性已成为核心支柱。传统的监控工具往往各自为政,数据孤岛林立,使得开发、运维、测试团队难以获得统一的上下文,快速定位问题、理解系统行为并进行优化。观测云作为一站式可观测性平台,深度融合了 指标、日志、链路、用户行为、事件等多维数据,为 DevOps 团队提供了强大的统一观测能力,助力实现更智能的运维、更快速的排障和更高效的协作。
场景挑战
数据割裂,排障低效:监控、日志、APM、用户体验等工具分散,数据无法关联,故障定位需跨多平台人工拼接信息,MTTR(平均恢复时间)长。
协作断层,信息孤岛:开发、运维、测试团队缺乏统一数据视图,沟通成本高,责任边界模糊,影响迭代效率。
云原生监控缺失:Kubernetes、微服务等架构复杂度高,传统工具难以实现全链路追踪与资源动态观测。
成本与合规压力:多套监控系统运维成本高;跨国 SaaS 方案存在数据合规风险。
观测云方案
统一观测:一站式集成指标、日志、链路、用户行为、事件等多维数据,打破数据孤岛
智能运维:多维度告警降噪、自动化响应脚本,缩短 MTTR;AI 驱动异常检测与根因分析建议
高效协作:聚合多源数据,成为团队“单一事实来源”,多样化的协作工具,提高故障响应和解决速度
开发赋能:代码级 Profiling 定位性能瓶颈;CI/CD 监控保障发布质量
云原生监控:开箱即用的 K8s 监控,支持混合云/多云环境
数据合规:10+全球站点、满足安全合规要求,助力全球业务布局
方案亮点
全栈统一观测,打破数据孤岛
- 全域数据采集能力:统一采集工具 DataKit,集成 500+ 技术栈采集模板,支持一键开启,支持随时自定义采集对象,也可纳管第三方采集器。
- 一站式监控观测平台:在一个平台内无缝集成基础设施监控(服务器、容器、K8s)、应用性能监控(APM)、日志管理、用户体验监控(RUM)、主动拨测、安全监测等多种观测能力。
- 数据关联分析:通过统一的标签,自动关联指标、日志、链路、用户会话等多源数据。当服务器指标异常时,能一键关联查看相关服务的调用链路、错误日志以及当时真实用户的体验情况,极大加速根因定位。
预约演示加速开发与交付,保障稳定与高效运维
- 统一工作台:通过高度可定制的仪表盘以及查看器,为不同角色(开发、运维、测试、业务)提供统一且个性化的观测视角,共享上下文,减少沟通摩擦。
- 预发布环境监控:对测试环境、预发布环境进行与生产环境一致的监控配置,提前暴露问题,提升上线质量。
- CI/CD 集成: 可与 Jenkins、GitLab CI 等主流 CI/CD 工具集成,实现发布过程的可观测,快速发现构建失败或部署异常。
- APM 深度洞察:端到端的分布式追踪可视化,精确描绘服务间调用关系、性能瓶颈和错误根源。通过 Profiling,开发者能快速定位代码级问题,优化性能。
预约演示提升协作与效率
- 统一协作管理所有异常问题:针对采集的数据异常创建高度聚焦的异常追踪 Issue,聚合所有相关数据(指标、日志、链路、用户会话、主机状态等),成为团队协作的“单一事实来源”,联动飞书、钉钉或者企微等工具,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无缝协作,从而有效地排除故障。
- 创建与分享快照: 将观测结果(图表、日志、链路等)方便地嵌入笔记或工单系统,促进团队信息共享和问题追溯。
- 强大的数据查询工具:自研 DQL 查询语言,能够灵活查询所有类型数据,满足深度查询和自定义分析需求。
- 灵活的权限控制:细粒度的权限管理,确保不同团队和成员只能访问其职责范围内的数据和功能。
预约演示支持云原生与混合架构
- 轻松管理云原生、多云环境:轻松监控和管理混合云、多云环境下的资源与应用,对 Kubernetes、微服务等云原生架构提供开箱即用的深度监控支持。
- 基础设施自动扩展:在混合云环境中,传统监控工具难以跟上动态云环境中的变化速度。观测云能够随着动态基础设施自动扩展,在新的云实例或容器上线时立即进行监控。
- 实时监控系统性能:通过观测云的统一监控观测平台, 团队可以将本地数据中心的数据与所有云部署的数据进行监控、关联和聚合,绘制混合云环境下的应用架构,实时跟踪每个平台的性能,确保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预约演示更多内容